中医研究院官网!

直属研究机构

中国中医学会技术指导

经国家相关部门正式批准注册成立

致力于传统中医学传播事业,继承发扬中医精髓

24小时咨询电话

029-83660939

中医针灸概述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20-09-24 10:18

       针灸起源于中国,在公元6世纪传到了朝鲜、日本等国。在现代作为替代医学传播到世界各地。
       现今发现最古老的针灸人体模型,制成在西汉年代,为一14公分高的漆器人形,上有标注117个穴位经络线和心肺肾等中医标注。
       针刺法萌发于新石器时代。当人们发生某些病痛或不适的时候,不自觉地用手按摩、捶拍,以至用尖锐的石器按压疼痛不适的部位,而使原有的症状减轻或消失,最早的针具:砭石也因之而生。后来针具逐渐发展成青铜针、铁针、金针、银针,直到现在用的不锈钢针。伏羲氏“尝百药而制九针”(东汉皇甫谧记载于《帝王世纪》),“尝草制砭”(南宋罗泌记载于《路史》,砭就是砭石),即华夏民族最早的针灸。《黄帝内经》中记载九针为镵针、员针、鍉针、锋针、铍针、员利针、毫针、长针和大针。《灵枢·官针》记载“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也,不得其用,病弗能移。”指出九针的形状、用途各异,据情选用,方可去病。
       灸法的起源与火的发现和使用有着密切的关系,当身体有某种不适时,用火去烘烤得以减轻,继而用各种树枝作为施灸工具,逐渐发展到艾灸。针灸治疗方法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其学术思想也随着临床医学经验的积累渐渐完善。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医学帛书中有《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论述了十一条脉的循行分布、病候表现和灸法治疗等,形成了完整的经络系统。《黄帝内经》是现存的中医文献中最早而且完整的中医经典著作,记载有十二经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经别以及与经脉系统相关的标本、根结、气街、四海等,并对腧穴、针灸方法、针刺适应症和禁忌症等也做了详细的论述。

上一篇:第一次感受针灸的魅力

下一篇:针灸、推拿和人体自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