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研究院官网!

直属研究机构

中国中医学会技术指导

经国家相关部门正式批准注册成立

致力于传统中医学传播事业,继承发扬中医精髓

24小时咨询电话

029-83660939

秋季如何防治风湿骨病 看看中医怎么说

作者:医电研究院发布时间:2020-07-28 16:01

防治从秋季开始
       秋季是风湿骨病的高发期,风湿骨病主要是因为受到风寒湿邪的侵袭所致,在秋冬季节,患有关节炎的人会感到很不舒服,甚至有加重的迹象。现在已经进入深秋,气温下降,昼夜温差变大,风湿骨病患者一定要注意防寒取暖,防止风湿骨病的复发。据了解,进入秋季,到医院看风湿骨病的患者就会越来越多,那么在秋季,风湿骨病患者应该如何进行日常护理呢?正常人又该如何防治风湿骨病?下面由陕西医电中医研究院来给您们讲解下吧。
秋季易患老寒腿
       膝骨性关节炎,多发于45岁以后的中老年人。也就是平时常说的老寒腿。其症状变现为,早期可能仅有轻度疼痛、不适、活动不灵活;清晨起床或久坐后感觉膝关节僵硬、疼痛,需要活动一下才能行走;站立或行走过久又感觉膝关节疼痛,需坐下休息片刻;上台阶费力,下台阶腿软;下蹲困难,静止后关节僵硬酸痛,活动片刻后,僵硬和疼痛减轻,但活动剧烈时又感到腿部不适,并有弹响和摩擦感。
秋季易诱发风湿骨病
       风湿是缠绵难愈的慢性全身性疾病,初发时起病缓慢,患者先是几周内到几个月的疲倦乏力,体重减轻、胃纳不佳、低热和手足麻木刺痛等前驱症状;随后发生关节疼痛、僵硬、肿大周围皮肤温热、潮红自动和被动运动引起疼痛。开始一、二个关节受累,往往是游走性。以后发展为对称性多关节炎从四肢远端的小关节开始再累及其它关节。
秋季如何防治风湿骨病
       约90%的风湿骨病患者对秋季的气候较敏感,特别在北方,秋季早晚温差大,筋脉不通,血流不畅,易致筋骨疼痛。因此做好预防很重要。
多数风湿骨病患者都是因为秋季保护不佳患上了风湿性疾病,所以秋季一定要做好预防。风湿病患者尽量避免潮湿的居住环境,平时洗手、洗脸宜用温水,晚间用热水烫脚,以促进血液循环。类风湿病的防治要注意休息,以免疲劳过度,抵抗力下降,病情反复。
       中医讲,经络畅通,健康无病,若阻滞不畅,轻则不适,重则疾病。如今中医拨针治疗是临床治疗风湿骨病效率较高的方法,主要打通经脉,消肿止痛,缓解神经根压力,扩张血管,增加病灶部位的血液循环。通过中医辨证施治,标本兼治,以“埋、拔、熏、针、灸、敷、服、贴”等多种手法对身体进行综合的调理,能加强疗效也大大缩短病程。
       中医认为,秋冬季节,风湿骨病和关节炎是季节性高发期疾病,属于一种常见的急性或慢性结缔组织炎症。受寒部位多为膝、踝、腕、肘等一些大关节,其在急性期会出现局部红肿、怕冷以及关节活动障碍,临床上有渐进性或反复发作。中频康复仪针灸通过刺激穴位,疏通经络,起到消炎镇痛,活血化瘀改善血液流动和微循环;可调节自身免疫系统,使类风湿性因子转为阴性;通过拔罐祛除体内寒气,消除氧自由基(促使关节老化的物质),从而改善关节功能,达到治疗的目的。
秋冬季节风湿骨病患者注意事项
1、加强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如保健体操、练气功、太极拳、做广播体操、散步等,大有好处。凡坚持体育锻炼的人,身体就强壮,抗病能力强,很少患病,其抗御风寒湿邪侵袭的能力比一般没经过体育锻炼者强得多。
2、避免风寒湿邪侵袭
       要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关节处要注意保暖,不穿湿衣、湿鞋、湿袜等。夏季暑热,不要贪凉受露,暴饮冷饮等。秋季气候干燥,但秋风送爽,天气转凉,要防止受风寒侵袭。冬季寒风刺骨,注意保暖是最重要的。
3、注意劳逸结合
       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劳逸结合是强身保健的主要措施。临床上,有些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病情虽然基本控制,处于疾病恢复期,往往由于劳累而重新加重或复发,所以要劳逸结合,活动与休息要适度。
4、多晒太阳
       风湿骨痛病人应该多晒太阳,让体表皮肤直接暴露在阳光下,利用太阳光的辐射作用治疗疾病或强身健体。
5、注意保暖
       老寒腿是由于冷而发生,它的症状也是以冷为主。所以,要预防它,主要就要注意保暖,尤其是膝关节,平时要注意休息,不要太过疲劳,坚持用热水泡脚,可以加以适当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上一篇:针灸是如何治疗腰痛的

下一篇:针灸养生的作用以及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