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角度讲:月经不调与肝、脾、肾及任冲等脏腑功能失常、气血阴阳失调有关,也与女性“气少血多”的生理特点有联系。
而在中医上,针灸运用穴位经络原理,从以下穴位中取3~4穴,通过针灸刺激,就能起到舒经活络、调经止痛的作用。
治疗月经不调的主要穴位:
三阴交:可同时调整肝、脾、肾三个脏器,还能调理冲任二脉。对于脏腑功能失调、冲任受损而致的气血不和、月经不调都是有效果的。
血海穴:是脾经所生之血聚集之处,有化血为气,运化脾血之功能。还有引血归经、活血化淤、通络止痛之功,是治疗妇科血症的要穴。
肾俞穴:肾主藏精,精血是生命的根本,经常刺激此穴,有调节内分泌、益气补肾之功。对月经紊乱、经量过多、闭经等有很好的疗效。

辩证施灸
月经提前:加灸涌泉穴、气海穴
涌泉穴:涌泉通畅,就能让全身气血得到供应,具有补肾强体、备孕暖宫的功效。常刺激能防治月经不调、更年期障碍,怕冷症等妇女病。
气海穴:此穴在女性子宫之处,对女性而言,尤为重要。当子宫受寒,血寒凝滞时,灸之可暖全身,温阳驱寒,畅通气血,从而调理月经。
月经延迟:加灸归来穴、太溪穴
归来穴:是妇科要穴,能增强脾胃功能、调理气血。此穴位于子宫之上,气血旺盛之后,能为胞宫提供更多养分,因此对活血调经很有效。
太溪穴:是肾经原穴,肾为先天之本,生殖发育之源。灸太溪,能使肾水来源充足,有补肾调经、调和气血的作用,是治妇科疾病的要穴。
经无定期:加灸肝俞穴、脾俞穴
肝俞穴:为肝脉经气转输之处,经常刺激有调肝养肝的作用。肝主藏血,肝功能正常,血气就会充足,因此对改善女性月经不调也有效果。
脾俞穴:脾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此穴为脾在背之俞穴,是脾气转输、输注之所,有健脾和胃、利湿升清、濡养气血的作用。